AE(After Effects)很難嗎?不難,煩了一點而已,因為該學的又多又零碎,但只要耐心的去學,一定學得會,最難的,是學「精」。
那麼怎樣才叫「精」?

精,也是驚。
要怎麼做出讓人「驚」的效果?這要從一個初學者一頭栽入AE之前談起,AE的初學者,多半是被視頻上酷炫的作品所吸引而投入,那個創作者玩AE,玩得「精」了,也讓你「驚」了,於是激發了喜歡創作的本性,讓觀者也想投入學習。
這每個投入學習的學員身體裡,其實一定有著藝術天分,就像個藝術家一樣,有自己對故事與色彩的想法,想透過畫面和世界對話,而最終若能發展成專業能力,興趣和職能合成一體,這人生該有多美好?可就是很多人半空折翅,摔了下來。
說穿了,AE要玩出名堂,其實是有階段的,不會是坊間或是網路上的某些課程,短短幾個小時,Motion Graphics就能出神入化,動畫處理就能成為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好似就能創作出和教授者一樣的作品,這幾個階段,就像藝術家的創作一樣,要一階一階地突破,靠得是心志力量。
為何這麼說?很簡單,半路跳車的人太多了,這其實是惰性使然,一般人把工具技巧學玩了,利用參考、複製、參考、複製弄出了看起來很厲害的作品後,只要能聚焦,也就滿意了,然後呢?然後繼續參考、複製、參考、複製,十之八九都是拷貝人家的創意套用在自己case上,這裡取一點,那裡加一塊,甚至直接買模板,最後組合成一個大拼圖,第一次看很厲害,看到的第三次就就洩底了,這就是「呷菜尾」,意思是,把人家吃剩的組合起來打包帶走。
所以你必須回頭想一下,當初看作品會讓人「驚」的背後是什麼?是「原創」,「原創」才是大工程,是當一切工具技巧都非常純熟後,下一階段該開發大腦的一系列進化的結果,主題確認了,有故事腳本了,「原創」進場,進入畫面的構思,也是一種「混搭」的開始,整個「混搭」的過程,就是畫家開始作畫了,最後創作出「原創」的視覺效果。

原創最值錢,也最難,但你創造了出來,你就升級了,創新背後是有一個邏輯思維的,創意來自你的思考探索,創作的主題是哪個領域,是什麼樣的人會看到這作品?科技感?文化感?運動感?可愛感?我要用什麼素材來呈現感覺?這樣的感覺,需要什麼樣的效果來烘托?這些效果又會動用到哪些工具?背後一系列的判斷,有一個邏輯系統在逐步在腦中開挖,最後會開挖出自己的style。

開挖的過程,好比你會玩積木吧?會玩樂高吧?大概就是那樣的情形,你有了各種不同的技巧,熟悉了AE各種的工具,然後你開始將各種元件組裝,一般的人,你可能就是照著照片組裝一個城堡,厲害的,你可以完成一個艦隊,但這都是技巧的累積而已,那麼有原創的設計是指甚麼?如果你配合著太空飛行該有的物理定律,無中生有設計了一艘自己想像的飛船,這就是原創了。
這個邏輯迴圈,玩淺一點,可以讓你玩花俏玩得有哏,舉個例子,20年來仍是經典的【駭客任務】經典畫面,尼歐閃過子彈,子彈帶著環環光圈組合出的波,這子彈後頭為何不是火光?為何不是破風氣流?而是一種“液態感”的震波,想像一下,當初後製特效人員在設計這個彈道路徑時的思考模式:虛擬的世界裡,是不是不該有正常世界的物理定律?我要說的是,如果只是火光飛過,那就不會加分,毫無新意了。

玩深一點,又會如何?再看經典HBO影集《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片頭,運用了幾個特殊鏡頭加炭筆素描,大量的AE後製,呈現史實、悲壯、慘烈、深刻、不朽等等「感受」元素,其實運用的技巧並不多,但一個片頭,就已經交代了這場戰役的歷史意義。
創意的開始確實需要參考,然後再激發自己新的創意,人家弄出了龍捲風,你就加碼成為火龍捲,當你會的軟體越來越多,把混搭的技巧拓展到外掛、拓展到其他軟體、拓展到3D,就會越來越強,創作的深度也就越來越深,到有一天,你幾個簡單的工具,就能完成一個超吸睛的作品,就好比《太平洋戰爭》片頭,玄鐵劍法「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學AE,過程一定是基礎開始,學透是要時間的,然後再進入大腦開發的進化過程,雛鳥一次就想飛,通常摔死,初學者學會基本功後,更要替自己設下進化的目標,而不是讓自己停留在一個又一個復刻的循環。

撰文者:TibaMe遊戲製作課程總監 James
延伸課程

玩轉動態圖像,AE影視特效與合成入門
本課程學習的特色
AE的功能非常強大,涵蓋MG動畫、合成、視覺效果三大應用,綜深上也涵蓋點、線、面各種效果的處理,每一個想學習AE發展動態圖像設計能力者,基本上會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類型發展,本課程教學將觸及到每個應用領域,以橫向學習方式先讓初學者完整的認識AE軟體的各種功能,讓學習者一窺AE能觸及的效果廣面,每種效果均以專案的方式呈現,方便學員實際操作與將來的運用,初學者可輕鬆地體驗培養出動畫製作的樂趣之後,從而了解自己興趣確定方向,再進入各自想要鑽研的領域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上完課後,你將學會AE五大入門必修的基本能力:
1.片頭動畫、動畫短片、後製處理
2.MG(Motion Graphic)圖形動畫製作
3.使用追蹤、穿梭、渲染、粒子等特效,讓影片更吸睛
4.後期調光、色彩校正,創造影片風格
5.3D商標/標準字(Flying Logo)動畫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