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溝通」是別人的問題?
你可能不是業務,也不是專案經理,更不常對外簡報。
於是你以為,「溝通協作」離你很遠,只要把分內工作做好就行。
但,為什麼專案總是卡在中間流程?
為什麼你花了很多時間解釋需求,對方還是沒聽懂?
為什麼你的提案過了主管這關,卻在其他部門卡關?
這些問題,關鍵不只在「溝通技巧」,而是在你是否具備一種人人都該有的底層職場技能——行銷思維。
為什麼行銷思維,是讓你脫離溝通困境的超能力?
它的核心是:「以受眾為中心」——不管你的對象是客戶、主管、合作部門,甚至是行政窗口,當你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包裝、整合任務,就能讓溝通效率倍增,合作成本降低。
行銷思維,不是要你成為行銷人,而是一種「讓別人願意買單你想法」的底層邏輯。
緯育 TibaMe 長期觀察職場實務發現,不具備這種思維的工作者,常出現以下困境:
- 明明已經說得很清楚,對方還是不理解
- 一直感覺在「做傳聲筒」,卻無法推進事情
- 被卡在不同部門之間,兩面不是人
這篇文章將帶你掌握 3 種實用的行銷思維,並以實際案例協助你對應日常工作情境,不論你是行政、工程師、產品設計師還是行銷人,都能找到可複製的解法。
3 種行銷思維,讓專案不再卡在你這關
🧩 思維一:使用者洞察 —— 釐清「內部夥伴」真正的需求
在行銷領域,「使用者洞察」幫助我們看見目標受眾的痛點。同樣地,在跨部門合作時,你的「受眾」其實就是那些與你共事的人:工程師、業務、設計師……
你要先知道他們在意什麼、為什麼會抗拒配合,才能說出讓人聽得懂的語言。
✅ 實例|設計師如何爭取行銷部門支持創意發想
產品設計師小雯常為了行銷素材與行銷部門起爭執。她轉念一想,她們的最終目標都是提升轉換率。於是她調整溝通方式,主動提出多款視覺方案,並說明每款設計背後所對應的受眾偏好,讓行銷部門可以進行 A/B 測試。這個舉動不僅讓她獲得信任,也讓專案更快推進。
✅ 實例|業務如何與客服團隊協作,提升客戶滿意度
業務小傑經常將客戶問題轉給客服處理,導致客服團隊覺得被當「擦屁股部門」。他主動與客服主管溝通,了解對方壓力來源在於投訴率。他調整與客戶的前期溝通方式,減少不必要的誤會,並與客服主管建立溝通 SOP,從源頭就解決問題,讓雙方都省時又省力。
🧩 思維二:價值主張 —— 把「需求」變成「他們也想做的事」
很多專案會卡,是因為你把事情丟出去時,是「請幫忙」的語氣,而不是「我們一起完成一件有價值的事」。
這就像行銷裡的「核心價值主張」——要讓對方看到這件事「對他有什麼好處」。
✅ 實例|行銷人如何爭取業務部門支持活動推廣
行銷企劃小如需要業務部門協助推廣新活動。她沒有直接丟活動素材,而是在信中強調:「這檔活動會協助你們取得潛在客戶名單,並準備了懶人包、文案範本方便直接發送。」業務們看到這樣的好處,自然積極配合。
✅ 實例|產品經理如何推動技術部門支持功能改版
產品經理阿宏希望技術部門協助改版產品功能。他沒有強硬提出「這是需求單」,而是先理解技術部正在進行後端優化,於是調整說法:「這功能會讓我們能測試新的 API 架構,也會幫助你們提前驗證系統穩定性。」技術團隊因此樂於配合。
🧩 思維三:數據轉譯 —— 用量化成果說服更快、卡關更少
再好的提案,如果講不出數據,就很容易被質疑。
行銷人用數據說服市場;你用數據說服夥伴、主管,讓你不再陷入「情緒拉鋸戰」。
✅ 實例|行政助理如何推動系統導入
行政助理小惠想導入一套雲端報帳工具,但主管總覺得麻煩。她回頭記錄舊流程每筆報帳需時 10 分鐘,並在新工具試行期間,發現每筆僅需 4 分鐘,錯誤率也大幅降低。她將這些數據整理成一份簡報,清楚呈現「每月可節省 6 小時行政工時,並減少文件遺失風險」的核心價值,主管因此立刻點頭批准。
✅ 實例|客服主管如何導入新系統,提升團隊效率
客服主管佳如為了提升整體處理效率,希望導入一套 AI 回覆模版。她沒有直接導入,而是先進行 A/B 測試,並整理數據向團隊證明:平均回覆時間下降 23%,客戶滿意度上升 15%。最終團隊看到數字後,都對新系統抱持信任與支持。
不是行銷人,也能擁有行銷思維
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其實每天都在做「內部行銷」:
- 向主管爭取資源
- 向其他部門解釋需求
- 向團隊傳遞專案目標
這些行動,本質都是在說服對方「買單你的想法」。具備這樣的行銷思維,不但能減少卡關、降低壓力,更能讓你在團隊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如果你想提升在「溝通與協作力」相關技能,我們推薦你以下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