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了解TibaMe的遠距教學超前部署

by TibaMe小編

新冠肺炎病毒持續延燒影響全球,啟動防疫的同時也促動了遠距教學的需求,這考驗著教學者用新的方式來掌握教學節奏,也讓習慣面授、紙本引導的學習者充滿許多不安。事實上,若有充足的課程與教學設計,及配有一套完善可落實的運作機制,遠距不僅能夠更便利、更彈性的達成學習目標,同時也能確保教學的品質與效益。

TibaMe在多年的培訓服務過程中,始終扮演者數位學習推行者的角色,不斷嘗試以網路、科技,突破各種教學侷限、幫助學員成功。2018年TibaMe推出直播課程,至今執行了超過700次的直播課堂實施,面對這波疫情來襲且持續延燒,我們更加速建置遠距教學的超前部署,率先協助50位合作講師完成演練。

現在,我們將完整公開TibaMe落實遠距教學的各項眉眉角角,讓大眾對於這種教學方式能更進一步理解,也期待能幫助更多的教學工作者,掌握實施要點,共同創造數位教學力!

視訊工具怎麼選?哪個才合用呢?

首先,要達成遠距同步教學,最重要不外乎是可支持多方視訊、通話、螢幕畫面傳送的工具,於是「視訊會議軟體」就成了首選,網路搜尋「視訊軟體評比」可以看到許多相關介紹文章,「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Zoom」、「Cisco Webex」、「Cyberlink U簡報」這些軟體都是目前教學現場蠻常使用的,由於大部份軟體是以「會議」的需求開發功能,也許無法滿足所有的教學情境,所以我們也建議教學者,要熟悉不同工具的優缺點,再依照自己教學情境、用途來選擇一個合適的使用。

TibaMe是從「穩定度」、「功能性」、「互動性」、「便利性」這幾個面來考量,最早我們所選用的是「Zoom」,目前也有在使用「Meet」,這篇文章會先以「Zoom」為例,為大家做介紹。

提高遠距視訊的安全性,你可以這麼做…

然而近期大家會看關於Zoom的資安問題頻傳,行政院也下令公務機關和各級學校禁止使用,二大原因在於「軟體在開發上有漏洞缺失」以及「可能遭有心人士破解或駭入會議室的風險」,對此,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員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了7項建議作法,其實在具資安意識下建立使用準則,威脅程度就可以大幅降低,不至於完全不能使用。

TibaMe在此也分享我們採用的5個zoom設定機制,提供給大家參考:

  1. 不固定使用會議室ID:依照課表安排會議室,每堂課都設一組獨立的會議室ID。
  2. 預設關閉攝像鏡頭:設定好參會者進入會議室時會自動關閉視訊與麥克風,依課堂活動需要,學員可再自行開啟,如此一來也可以避免上線時造成扞擾。
  3. 開啟等候室功能:參與者上線後,需等候主持人核準,才能進入會議室。
  4. 留意課前通知與連結傳送:避免將會議室連結以公開或社群平台方式傳送。
  5. 學員進入會議室後更改名稱:如有無法識別的人員主持人可採「移除」功能踢除與會者,該用戶就無法再次進入此會議室。

整合遠距同步與線上非同步學習

遠距教學只是「課中」實施的一環,為了確保學員在「課前、中、後」有效學習,我們更進一步在TibaMe線上課程平台作與zoom做了整合,講師與學員可以在預定好的課程時段,直接從課程頁面進入會議室上課,課前一天系統會自動發送信件通知提醒學員! 下圖可以看到,TibaMe在執行超前部署時,也是透過這種方式帶領老師上線參加直播課程。

在課後(非遠距學習)的時段,學員可以持續在課程頁面中,查看「課程公告」、取得「各項教材資源」、「繳交作業」、透過「問題討論」與老師、同儕交流,提供學員「一站式的學習服務」。

進入教學重頭戲

以下我們依照課程實施的過程,提出10個重要環節,並以圖文解說如何搭配zoom的功能,來營造出一個高效的學習環境。

1. 做好準備工作

為確保課程進行順暢,學員在上課前會領取到一份指引手冊,引導學員安裝zoom與測試。第一次上課,助教會提早30~60分(視人數多寡調整)開放學員進入教室,讓學員有充裕的時間熟悉軟體操作。

      如果教學者想針對自己的課堂建立使用準則,可以登入Zoom管理後台,進入「設置」,調整你在課堂上會使用到的功能設定。

2. 認識班級成員

      學員進入教室,預設是採用TibaMe平台上的用戶暱稱,助教會先請學員更名,也會讓學員透過文字訊息或語音的方式自我介紹。完成更名後,助教會再將學員的名稱後方編上「座號」,這樣一來方便識別學員,課堂上也可採依序、或隨機抽點的方式進來進行教學活動。TibaMe的助教與講師則分別具有主持人及聯席主持人的功能,在參會者視窗中也很好辨識。

3. 引導學員上課

      TibaMe教學團隊會在授課前與講師討論教學流程,並確認助教需要協助的項目,將課表與上課資訊一併整理在學員指引手冊中,課前主要會分三個面向與講師溝通:

  1. 第一個是「教學方式」,包含講授、互動、示範…的比例與時間,哪些資訊/連結/檔案需要透過「對話」視窗提供給學員,此外,建議最少「每一小時(60分鐘)教學」要安排一段休息時間,避免長時間觀看螢幕而疲乏。
  2. 第二個是「演練方式」,考量參與學員的人數,安排演練的時間與作法,確保學員有充分的時間練習、展現學習成果。
  3. 第三個是「提問方式」,「安全發言」的環境,是遠距課堂的一大優勢,助教可協同教學者制訂匿名發言的機制,讓學員以私訊方式傳送問題,講師在授課時則要留意是否有對話訊息。

透過下表的分格整理,可以完整的呈現課程重要的引導資訊,包含「課程主題」、「課程大綱」、「課程目標」、「課程進行方式與約略時數」、「準備項目」,,最好課前先做通知,再借用上課前5分鐘簡單說明,接著才正式進入課程內容。

4. 提高課堂互動

講師授課與互動可交錯配置,提升學生注意力,下面有4種方式,推薦在遠距課堂中使用:

方式1:隨堂測驗

►  使用Quizizz (https://quizizz.com/) 進行評量測驗競賽

這是一個線上測驗工具,提供教學者建立試題(單選、複選、是非)、設定測驗機制,學員以遊戲競賽的方式答題,系統會即時顯示答題狀態(錯誤率、答題時間、完成進度、成績排名),方便老師檢核學習成效,並能立即檢討題目。

方式2:獎勵主動參與

► 以競賽方式,請學員用「對話」視窗搶答,提供獎勵。

記得要讓學員將「對話」視窗切換成「所有人」,避免用私訊的方式傳送。

► 徵求學員點擊「舉手」參與活動,提供獎勵。

「主持人」以外的「與會者」會多一個「舉手」的回饋符號,當學員點擊「舉手」後,名稱後方就會多出一個藍色手掌,方便主持辨識參與活動的成員。

方式 3:徵求成果分享

► 請學員共享畫面或者傳送截圖

將課堂的練習成果截圖,透過「對話」視窗,以「公開」或「私訊」方式傳送。

方式 4:設計小組活動

► 運用「白板」進行:重點整理、意見發表、腦力激盪…

► 運用「分組」進行:解題思考、主題討論、小組互評…

5. 追蹤學習注意力

Zoom有提供一個設定功能叫做「注意力追蹤」,如果開啟這個功能,當與會者沒有在使用Zoom視窗,則名稱的前方會出現一個「時鐘」符號,代表離開,這個符號只有主持人及聯席主持人看得到。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可從這個符號來追蹤學員的狀態,像是下圖,可以看到06號和07號同學,沒有觀注Zoom,那麼助教或講師可以現情況,適時提醒學員回到zoom的視窗中,專心上課!

6. 適時確認狀態

同樣在參會者視窗中,zoom提供了回饋按鈕,主持人及聯席主持人的視窗中有顯示統計數字,這項功能可以方便教學者做進度確認,例如:已經完成練習的請打勾;也可以用作簡易的投票表決,例如:大家是否想瞭解更多補充內容,是的話請打勾。

每完成一項表決後,可以一次「清除所有反饋」,以利再做下一次使用。

7. 解決學員問題

當學員在實際演練發生問題時,可以利用zoom的「遠端控制」功能,首先邀請學員「分享畫面」,接著講師(主持人),可以「請求遠端控制權」,經學員同意後,直接操控學員電腦來排除狀況,這項功能是教學現場講師票選最實用的功能之一!

也可以請學員在「分享畫面」後,在主功能列上找到「遠端控制」的功能,直接將遠端控制權向特定與會者(講師)交出或收回。

8. 善用分組討論

zoom的「分組討論」功能也非常好用,主持人可將參會者以「手動」或「隨機」方式分配,從主會議室切分至分組討論室,分組討論室的功能皆與主會議室相同,有視訊、語言、共享畫面、聊天…等,小組成員可隨時返回主會議室。

主持人可以在不同的分組討論室任意進出,主會議室可以廣播訊息、設定討論時間,也可以隨時中止分組討論。

      如果學員在課堂想以非公開的方式請求講師或助教協助,也可以運用分組討論的功能建立「個別指導」的1:1討論室。

9. 檢核學習成果

前面第3點提到,學習目標是在直播課程開始前要明確告知的,課堂中應盡可能提供學員演練活動,並確保與目標一致。

10. 促進持續學習

講師在直播課後,利用「問題討論」發佈訊息,並且建立追蹤與回應機制,如此一來,加深直播課堂中的學習記憶,學員不用擔心課後找不到人問,更能幫助提升學習成效,合適的6個課後討論主題可參考下圖。

量身訂做一門課

      分享完遠距教學的實施,最後要來談談課程與教學的設計,這是在實施教學前更重要的核心工作,TibaMe以「SMART」原則,作為學習地圖的發展架構,每一門課程都是經由目標用戶(TA)的精準分析定制目標與評量,以線上帶領的方式,貼近實體課的學習模式,培養每一學員在有效的時間內,依照路徑規劃,產出具體學習成果。

搭建教與學的橋樑

      遠距教學對教學者與學習者來說,都是一項新挑戰,不只是在硬體或環境的準備、軟體的操作使用,更重要的是整個思維與行為的調整,才能適應這個新的機制。因此在課程規劃與發展的同時,更要兼顧教學與學習服務,TibaMe有教學團隊,會依序進行講師、助教及學員的演練,在「課前」、「課中」、「課後」都有對應的SOP與管理機制,有效解決教與學二端的各種疑難雜症。

你也想嘗試透過遠距教學嗎?或者正在煩惱如何協公司轉換為遠距的模式?如果想更一步的瞭解,非常歡迎您向我們聯繫,TibaMe致力創新教學培訓與服務,不遺餘力,近期除了提供免費的遠距教學服務資源,也將推出遠距教學專業認證,協助你完成落地應用。

聯絡人 TibaMe課程設計部

李胤禎  Yinjen_li@wiedu.com

關注FB粉絲團追蹤相關訊息:https://bit.ly/2RmJprH

分享這篇文章:
0 留言
0

您也許會喜歡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