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探索、重新認識自己,你有好好領導自己與他人嗎?

by Nina
職涯探索、重新認識自己,你有好好領導自己與他人嗎?

撰文者/職涯教練 Nina

職涯佔據我們人生的三分之二,將近四十年的累積。你有思考過自己的職涯定位與角色嗎?長時間的工作成果對誰有幫助呢?

一個好的領導者,不只是管理他人,更是從管理自我出發。為什麼管理自己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負責任?成為好的領導者有哪些必要的特質、技能。如何做到利他才能利己?

閱讀這篇文章,你可以知道:

  1. 職涯定位與工作意義
  2. 好的自我管理,有6個方向可以努力
  3. 好的領導者會達成的4件事

職涯發展及生涯規劃的關係

我曾經執行一個專案,要與公司團隊協作完成客戶指定的商品並且做該商品的行銷企劃。

有做過專案的人就知道,這個過程就是拼命打怪闖關,關關難過關關過,偏偏我這個專案又遇到難搞的客戶還有很多意見的業務團隊,為了滿足客戶跟搞定業務我花了很多時間溝通,我的注意力都是客戶需要什麼、合作夥伴又提出什麼建議,甚至不合理的時間要開會、聯絡事情,我也是事必躬親鞠躬盡瘁,期間還寫出很漂亮的行銷企劃。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筋疲力盡,想著商品上線一切都結束了,但就在商品要上線的前一刻,我卻發現我最信任的公司團隊無法即時交出成果,搞得焦頭爛額,最後雖然還是勉強上線,整個品質卻差強人意。

後來我在檢討時,發現自己的焦點完全錯誤!我花太多精力做對外的溝通,卻忽略了這個專案最重要是商品商品本身,商品不夠好,客戶也不會開心,業務團隊也不好銷售。

然而某天當我靜下心再仔細一想,我突然發現這個我在處理這個專案的過程不就是我自己的寫照嗎?總是過度消耗自己,一味地討好著別人,卻忘記應該要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那瞬間我才發現其實職涯與人生息息相關,職涯就像是一面鏡子,他可以反射出我們的自我,做好自我管理在工作上也才能有好的表現。我們的職涯定位與角色,其實也等於我們給自己在人生中的定位與角色,尤其職涯佔據我們人生的三分之二,等於有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我們都在職涯上打滾。

如果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模樣,並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職涯的整體輪廓,就能夠掌握職涯定位,也能夠了解除了賺錢,工作的意義在哪裡。

什麼是好的自我管理?什麼是領導自己

既然自我管理這麼重要,究竟要如何進行?

我建議不如試著做自己的專案經理,維基百科對於專案經理的定義是這樣的:「為專案的成功策劃和執行負總責的人。」而成功的專案管理是可以領導一個團隊在規定時間內實現目標和達到成功標準的過程,換句話說,當我們作為自己的專案經理,我們的人生目標就是成為理想的自己。

因此在進行自我管理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要先了解自己,清楚的知道「理想的自己」是怎麼樣的,如此才能有目標的前進。

那麼如何運用專案管理的方式來做自我管理呢?我有幾個方向可以給大家參考。

1、柔軟應變

培養擁有應對各種風險與問題的素養,以面對各種不同的臨時狀況與外在的變動,不會因為無常的變化而恐慌,能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2、時間管理

瞭解事情的輕重緩急處理,可以利用80/20帕累托法則,把注意力放在最關鍵重要的20%上,先投入心力完成最重要的事才能提高效能,不管在工作或生活都是一樣,才能更有效率。

3、勇於面對

即便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能夠擁有面對困難與承認問題的勇氣,這也是為自己負責的表現,調適心情並從失敗中去學習,這些經驗都是成長的養分,如此也能確保未來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也不會陷入過度自責的狀態。

4、跳脫框架的能力

用不同角度與視野看待事物,或許會得到許多驚喜,同時能夠有更多的靈感,讓自己既有的軟硬實力能夠與創意產生更多不同的火花,出奇制勝。

5、溝通能力

專案管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溝通,而放到自己身上,就是自我對話,透過反芻思考,聆聽內在的聲音,能夠更清楚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擁抱自己並能夠更有智慧的找到內心的平衡。

6、願意學習

透過大量閱讀、常人互動或是參加講座、課程等方法,將學習到的知識與實務、生活、過去的經驗相結合,如此可以帶來更有效率的成果,並且提升自己的實力。

其實不管是職涯發展或生涯規劃,目的就是盡己之能在份內之事、完成目標。

同時只要能夠把自己管理好的人,必定也能夠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通過自我管理提升領導力的有效性與影響力,只要能做好管理者這個角色,最終也能實現自我價值。

好的領導者需要做到哪些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高EQ領導力」這本書提到,一份研究報告在分析了188家大型企業的主管之後發現情緒智商是一個優秀領導者的關鍵,這包含了: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同理心與社交技能。

1、自我覺察

透過務實的自我分析,深入的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同時清楚自己的想法與人生目標,不是因為別人給你而選擇,而是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2、自我管理

做自己的主人,不被情緒左右,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衝動而冷靜地處理問題,有助於創造氣氛良好的工作環境。

3、同理心

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也有助於瞭解他人的情緒感受,透過換位思考,也能夠改善團隊關係並促進主管與下屬間的溝通而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

4、社交技能

創造一個安全溝通的環境,學會橫向領導,透過與員工的良好互動,能夠大幅度提高員工能力的價值,並且創造團隊的認同感與向心力,使團隊協作有更好的績效。

領導別人之前必須要先領導自己,由此可知要有好的領導力,與自我覺察、自我管理是一體的兩面,先從自我的修煉開始,才能保持高質量的思考與處事模式,如此也才能在職場上真正的利己又利他。

【推薦學習】教你練出影響力

跟前104 副總、上市櫃公司中高階主管授課名師,學習管理不同下屬、問出下屬真實想法的秘訣!

教你練出影響力,跟前104 副總、上市櫃公司中高階主管授課名師,學習管理不同下屬、問出下屬真實想法的秘訣!

這堂課將教會你:

  1. 指導式領導vs 教練式領導的應用時機與差異
  2. 找出影響員工績效的真正原因
  3. 縮短與下屬的目標認知落差,提高下屬對工作的認同
  4. 激發下屬潛能,讓下屬自己找到解決方案的提問技巧
  5. 針對能力強弱、態度好壞不同下屬的管理方式

了解課程:點我

分享這篇文章:
0 留言
0

您也許會喜歡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