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術:職場菁英都在用的超高效24小時,規劃完美的一天!

by Carina Wu
時間管理術:職場菁英都在用的超高效24小時,規劃完美的一天!

結合腦科學+心理學知識,讓你提升4倍工作量、比其他人多2倍以上自由時間

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嗎?每天都被工作追殺,事情總是做不完?想抽出時間學習新知、提升自己技能,但週末只想躺著…?

分享日本神經科學醫生—樺澤紫苑提出的時間管理與分配方式,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時候,為你創造更多自由時間,讓你可以實現人生好的循環!

時間循環的4項原則

  1. 以專注力為中心對時間分配進行思考
  2. 重啟「專注力」,創造出時間
  3. 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4. 要花時間進行「自我投資」

7:00~9:00 大腦黃金時刻|自我投資成長

黃金時刻:起床後的2小時是大腦最清醒時間,早上花費30分鐘相當於夜晚的2小時

適合從事: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如:語言學習、難度高的、理論性強的工作

早起的5個技巧

開窗簾睡覺、醒來開燈睜眼睛5分鐘、進行有節奏運動(慢跑、瑜伽)、5分鐘快速洗熱水澡、慢慢吃早餐

9:00~12:00 優先處理高專注度工作

To do list:上班先列出待辦事項清單,決定工作任務優先次序、流程表=將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畫上星星符號

罐頭工作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相對密閉空間,如:會議室、自習室、圖書館等,隔絕干擾來工作

專注技巧:手機設置靜音、避免被打斷影響,也可以泡杯咖啡或茶,準備提神

12:00~13:00 提高體內血清素

外出用餐:嘗試步行、有節奏的運動、曬太陽,提高體內血清素的活力

13:00~16:00 工作效率低|重啟活力

午休重啟:30分鐘內為佳,超過1小時會容易疲勞

運動重啟:深蹲、爬樓梯、散步都是好選擇

空間重啟:走去廁所、下樓買飲料,轉換心情

任務重啟:穿插不同的工作內容,如:小會議、整理資料、郵件回覆等流程化工作

養神重啟:試著冥想5分鐘,用冷毛巾敷在眼睛上休息

16:00~18:00 下班前的最後衝刺

度過下午時段會產生想下班的壓迫感,精神再次有高度!

後有約定:透過特定時間約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如:晚上約電影、約教練課

18:00~19:00 運動重啟|第二個黃金時期

不要做:長時間的過度運動,建議做30~60分鐘的有氧即可

19:00~21:00 提高體內血清素|無限成長

運動之後獲得的大腦黃金時刻,跟早晨專注力狀態會差不多哦。

適合做:自己的興趣與熱情,為了重要能力提升、學習投資,精進自己的專業!

21:00~23:00 放鬆時間

不要做:吃東西、喝酒、太燙的洗澡水、視覺娛樂、燈光過量刺激

可以做:想收放鬆(聽音樂、點香氛蠟燭、非視覺娛樂、與人交流、輕微運動、溫水澡、閱讀紙本書)

小技巧:白天好好工作、晚上放鬆才是健康持久之道!

與人交流會分泌後葉催產素,增加幸福感覺~

利用睡前黃金15分鐘

睡前15分鐘的記憶=白天1小時,這時間輸入的資訊很重要

適合做:背誦紙本資料、複習白天學習內容、覆盤自己今日成果與列出感恩的事

你的週末假期是如何度過?

規劃有意義的假期,48小時不浪費!

普通人的一週:以週為單位,週一到五拼命上班,留到週末再休息。嚴重失衡,導致每天都好累!

成功人的一週:以天為單位,當天的壓力當天解決,每天都能創造最好的平衡!

過好週末的小技巧:

不要刻意補眠,最多睡比平時晚兩小時

互補休息法:辦公室工作者可去戶外放鬆、藝術工作者可以在家處理家事

投資自己:提升能力、發展專長

被動性娛樂(看劇)轉為主動性娛樂(看書/運動/參加活動)

拒絕工作:製作玩樂的待辦事項清單

注意力專注指南

  • 不要一昧勉強自己提高專注力
    工作分2種—專注性或非專注性,只要學會什麼時間段做哪些適合工作類型
  • 用二維的眼光看待時間
    總是習慣把時間一維化, 如:把玩遊戲時間變成看書
    作者認為,工作效率=專注力x時間,使用面積的思維,適當休息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 不要給自己設置無範圍的時間
    如:做不完就加班,這種心理暗示降低工作效率
  • 15 / 45 / 90原則
    人的注意力有限, 根據不同工作內容分為15分鐘/45分鐘/90分鐘,依照自己的節奏,適當休息
  • 專注秘訣:排除大腦雜訊
    一有想法就寫下來,「大腦很難一邊思考一邊記憶」
  • 要為了快樂而使用時間
    白天好好工作、晚上好好休息

運用本書《最強腦科學時間術》提供每個時段的理想狀態與工作內容, 時間就是人生的財富,運用時間掌握人生!
可以結合適合你的作息和需求,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推薦 TibaMe 學習課程

DDI職場必修課|不想在組織轉型中被淘汰?掌握3大變革加速器,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

分享這篇文章:
0 留言
0

您也許會喜歡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